第(1/3)页
所有人皆是恍然大悟。
对呀,光想着地面了,怎么就忘记天空了呢?
地面上的一点到地面上的另一点和地面到天空,只有距离是一样的,其他则完全不同。
地面基地是固定在某一点,完全无法动弹,可天上的空间站不说能自由自在的飘,也可以随时随地的改变位置。
就拿这一次的航空发射场遇袭来说吧,如果当时特拉菲扎驻地在空间站,而非地面基地,那么在接到怪兽警报后,太空站就能立刻‘拔锚起航’,趁着特拉菲扎出动前的必要检查,进行变轨作业。
待特拉菲扎到达起飞舱门时,太空中也到达目标的上方,接着就是一招从天而降。
要知道有着地心引力的加持,都不用助推器,飞行器的速度都能达到几十马赫的超高速度,是目前特拉菲扎在大气层内飞行速度的十倍还多,到时候别说加速了,怕是还需要减速才能安稳的落地。
而且在外太空的话,真空环境的重力很小,移动上万吨的特拉菲扎耗费的力气可比在地上小很多,将其从格纳库挪动到发射口,所需时间会大大减少,也能缩短出动前的时间,从而尽快出发前往预定地点。
这么一想,把特拉菲扎弄到天上,还真是个很不错的办法。
果然啊,很多问题,其实换个角度,就有最优解。
很多人眼睛为之一亮。
特拉菲扎量产需要时间,可上天却是分分钟钟。
只需要一台特拉菲扎就能达成全球安全,性价比直接拉满啊。
这个方案,能满足各方,还能平衡各方,更能消除各方的担忧,实属一举多得。
唯一不满的大概就是警务局了,他们好不容易找到机会,来稍稍展露下警务局的雄心壮志,结果刚到高潮就这么被人转移了话题,大家都兴致勃勃的讨论特拉菲扎的太空部署了,没人关心他们了。
这.
就挺尴尬的。
你搁这使了半天劲,结果却无人问津,确实挺难绷的。
当然了,他们也能用,大家都怕他们,不敢吭声来安慰。
但不管怎么说,宫田参谋长一句话,就让会议的风向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。
甚至于有性子急的,直接开始使用TPC的人工智能真维斯,计算这一方案的可行性。
尤其是特拉菲扎需要多长时间能够到达地面,这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,毕竟时间就是生命,能早一秒到达战场,就能减少一分损失,也能多一分的安全。
有着强大计算力支撑的真维斯,很快就给出了结果,非常的可喜,依照目前的技术,哪怕不添加任何的新技术、新装备,特拉菲扎从三角洲宇宙站的轨道空降到地面,时间不会超过十分钟,这还包括了特拉菲扎出动前的准备和检查工作。
也就是说这一方案的可行性十分的高,接下来只需要技术部门进行实际验证,以及对特拉菲扎进行一些大气层外的改装。
毕竟特拉菲扎之前都是在大气层内活动,设计时虽考虑过宇宙战,但并没有进行过外太空的测试,而从外太空高速进入厚重的大气层,剧烈的摩擦会产生一两千度的高温,这就需要一些隔热措施。
还有就是防辐射的考虑,没有大气层的过滤,宇宙中充斥着各种高能宇宙射线,不进行防辐射处理,精密的电子仪器会受到影响乃至坏掉,这可是相当致命的。
因而但凡上天的设备,多多少少都要进行防辐射方面的考量。
但工程量不会很大,毕竟特拉菲扎是军用品,且属于模块化设计,密封程度相当的高,反倒是如何安置特拉菲扎,还有后勤维护团队及器械方面的问题,更需要考虑和处理。
毕竟木桶的盛水量,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板,再强的战斗机器人,在战后也需要精心护理和维修,才能保证战斗力,以及持续的作战。
特拉菲扎可是几十米高、万吨重的庞然大物,不是随便找个地方就能塞进去的,至少三角洲宇宙站是没有空间容纳它的。
第(1/3)页